欢迎来到时讯视界

时讯视界

7年村集体经济翻20倍,河源下屯村的“上进”之路

时间:2025-01-13 04:48:58 出处:娱乐阅读(143)

  初夏时节,上进东江河畔,年村微风轻拂。集体经济九游

  驱车从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驶过啸仙大桥东江对岸,翻倍道路两旁禾苗青青立满田,河源白鹭闲飞耕田忙,下屯再往里走,上进是年村错落有致的民居,一幅美丽宜居田园画卷徐徐展开。集体经济

  这里是翻倍下屯村,一座中国传统古村落。河源东江国家湿地公园、下屯“东江画廊”风景区横穿村境,上进人民审计事业奠基人阮啸仙的年村故里。

  曾经,这里自然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经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赋能,下屯村先后获得中组部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3A级景区等十余个国家、省、市级荣誉,2023年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我们不断激发村庄内生动力,凝聚帮扶合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7年来村集体经济翻了20倍。”谈及下屯村的进阶之路,广东省审计厅派驻下屯村第一书记顾小岳如此总结。

  破与立

  大桥通车带来巨变,船工月收入增4倍多

  从下屯村到义合圩镇,只需要短短5分钟车程。而在过去,村民从村里去镇上办事,九游得花上45分钟。三面靠山,一面临江。2021年以前,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出行只能靠渡船。

  修路架桥成了当地村民的共同愿望,也成了帮扶单位广东省审计厅党组的头等大事

  2021年8月,经过多方努力,啸仙大桥终于通车,将南岸的义合圩镇与北岸的下屯村连接起来,结束了两岸3万多名群众几百年来依赖渡船交通的历史。

  啸仙大桥通车后,渡船如何处理,船工如何安置,都考验着村里的管理者。

  顺着蜿蜒的村道,来到下屯村码头,不远处停泊着一艘红船,这是废弃的渡船改造而来,原来码头也被改造成了公园。

  “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红船和废弃码头打造成一个景点。”顾小岳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这不仅带动了旅游,还解决了船工的就业。

  临近晚上八点,码头公园附近的“江湾一品”农家乐的最后一桌客人提着新采的田园农菜宴毕归家,阮雪军一天的工作也结束了。

  阮雪军曾是下屯的船工,二十年来风雨无阻,帮助村民渡江去镇上。随着啸仙大桥的通车,45岁的他“失业”了。

  看到码头公园附近的环境越来越好,村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阮雪军想到自己开农家乐成本低,也能吃上“旅游饭”。2023年“五一”假期前,他把在市区做保姆的妻子和在外打工的儿子叫回家,把农家乐开了起来。“以前做渡船工一个月收入800-1000元,现在能有4000-5000元。”阮雪军说,这要感谢他们把村里建得那么好。

  阮雪军口中的他们便是以阮蔼宜为首的村干部。

  曾经下屯的党组织工作力度不够,带动能力较弱,“推动乡村振兴上面力度大,下面发不起力。”有村民回忆当时的情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破解党组织薄弱问题,义合镇党委和省审计厅工作队推荐有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的阮蔼宜当下屯村党总支部书记。

  作为“归雁”,退休干部阮蔼宜原是源城区纪委常委,且是在下屯村出生长大,在村里很有威望。

  “一定要做几件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阮蔼宜说,2020年12月,一回到村里,她就把目光聚焦在粤菜师傅基地。

  经过多轮调研,省审计厅经过多方协调,驻村工作队艰苦努力,爱心企业愿意免费给下屯村建一栋粤菜师傅基地。

  该项目在村里已酝酿多时,相关资金也已到位,但因在用地上,与几户农户没有谈妥,三易其址一直无法落地。为此,阮蔼宜通过重新选址,并一一做好村民工作,最终使得项目落成。

  “做成这件事后,部分村民打心眼里认可了我们。”阮蔼宜说,村干部又一起为村里修了村道,选定几所古民居进行活化利用,修缮了阮啸仙故居和闻啸轩学堂,改造建设了东江湿地审计公园、阮啸仙广场……陆陆续续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00多件。

  村干部的威信因此立起来了,基层党组织得以建好、建强,村“两委”工作人数从2016年的6人增加到2023年的16人,2020年12月,下屯村还获中组部确认的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

  内与外

  内外联动汇聚合力,三年新增市场主体23家

  行走于下屯,江岸竹影摇曳,稻田十里飘香。街上门店、路上行人相映生辉。

  然而,当地群众曾称这里“垃圾是靠风刮的,泥水是靠蒸发的,走路都是打滑的”。

  “下屯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义合镇党委书记曾天禧看来,近年来下屯越变越美,群众观念也从过去“等靠要”转变为主动谋发展、要政策、要项目,内生动力和外部帮扶形成了合力。

  外部帮扶力量,正是广东省审计厅多年不间断的帮扶:2016年脱贫攻坚,广东省审计厅帮扶下屯。2021年,广东启动驻镇帮镇扶村后,省审计厅继续派驻第一书记帮扶下屯村。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们连续三任工作队帮扶下屯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说,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各种资源,充分挖掘红色文旅资源,使红色资源串珠成链,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乡村建设与产业运营相互促进。

  山野花香,鸟语清脆,在下屯村每走一步,呈现一处景色,惬意的日常生活,怡人的乡景小道。

  环境的改善,带来了乡贤的回归。阮治威于2021年返乡,干起了种植、采摘、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项目,100多亩的种植园里种着草莓、葡萄、黄金圣女果、油菜花、油麦菜等蔬菜水果,“三四月有圣女果、草莓,五月底可摘葡萄,六七月有百香果、西瓜等,今年春节期间一天都有上万游客。随着下屯知名度不断提高,未来会越来越好。”阮治威脸上充满笑容。

  目前,下屯村有7位乡贤回乡创业,涉及餐饮、种植、酿酒、商超、培训等行业。

  人才的回流,又吸引了外来投资者创业。广东嘉客文旅产业发展公司负责人韩波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他到这个村考察,觉得眼前一亮,“既有很好的红色资源,又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生态保护不错,绿色资源丰富。”

  韩波选择在下屯村投资了精品民宿“观澜驿栈”和“小江湾红色实训拓展基地”两个项目,“项目盈利比较稳定,现在下屯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韩波对未来充满信心。

  如今,村里不仅有了多家民宿,还开起了咖啡店。一到周末,花海咖啡店顾客络绎不绝,咖啡香味四溢。其创始人,26岁的李家富是另一名外村的创业青年,“当时看中这里人流够多,氛围够足,所以选择在这里开店。”李家富说。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来村的游客日益增多,吸引了村民返乡创业,带动了村民就地就业。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曾经零商业的下屯新增市场主体23家,其中个体工商户18家,企业法人5家,带动就业近百人。

  傍晚时分,一支20多人的摩托车车队从沿着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缓缓驶来,炫酷的机车与整齐的队列蜿蜒而过,夜幕下的机车灯光形成一条灯带围住了水田,成为下屯村一道别样风景线。

  车队一路走走停停,在下屯村花海水田边,大家纷纷停车,眺望远处风景,快意畅谈。“变化好大,上次来义合镇已经是四年前,那时到下屯村都不方便。”车队队长朱飞生感慨道。

  新与旧

  新旧业态齐头并进,村集体收入7年翻20余倍

  作为革命先烈阮啸仙的故乡,下屯村红色文旅资源丰富。近年来,下屯村将阮啸仙故居、闻啸轩学堂、法治宣传基地串珠成链,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同时,利用冬收春耕间隙,打造70余亩格桑花海,荒田变花田,成为旅游网红打卡点。

  “通过不断尝试,我们最终选择种植花期长、维护容易、色彩艳丽的格桑花。”曾天禧提到,春节期间,义合镇举办花海嘉年华美食节,有机结合花海景观与商业活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花海火一时,如何将网红变长红?义合镇在传统农业上作出新文章,探索打造“四季花海”,春种水稻、夏植莲花、秋收向日葵、冬种格桑,让花海全年绽放在下屯村。

  “就是要不断往里装东西,丰富文旅的内涵。”省审计厅办公室副主任、驻义合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伟说。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传统业态也焕发生机:村集体流转土地70亩左右,种植航天丝苗米、玉米、小麦、湘莲等,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购买包装设备,将自种的航天丝苗米、糯小麦等农产品,包装后销售到河源、广州等地,累计增收近20万元……

  新旧产业齐头并进,带动了下屯村的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顾小岳告诉记者,下屯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3.8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80万元,7年时间翻了20多倍。

  4月10日,下屯村研学基地正式动工。“我们争取用三个月把基地做好,9月份正式运营,到时可以实现1000名学生同时开展研学活动。”动工现场,啸仙故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桂鹏介绍了未来的规划。

  作为村里的农村职业经理人,林桂鹏是一名“新农人”,他从2021年5月开始负责红色文旅的整体运营。公司累计承接业务43项,服务批次达1885次,实现经营收入达339万元,“今年的目标是承接业务1840笔以上,总营业额突破80万元。”林桂鹏信心满满。

  与林桂鹏一样,下屯村委会洋洞村小组村民赖树伟也有了新规划,在家养牛的他准备开一家农庄,“现在村里搞得很好,变化很大,很多人来体验,开农庄应该能挣钱。”

  如今的下屯村,成了“新农人”与传统务农人共同的逐梦之地,新旧观念也在不断转变。

  张钱江是村中脱贫户,2023年,经过顾小岳牵线搭桥,下屯村从韶关翁源引进了兰花产业,建设下屯村兰花种植示范基地,可种植培育10多万盆国兰、香兰等品种,年产值可达800多万元。当年9月,张钱江作为基地负责人被安排前往韶关学习培训。

  这次学习经历给了张钱江很大震撼:“我以前只能想到种种水稻、蔬菜,没想到我还能种兰花!”

  定时淋水、打药、及时除草、查看兰花健康情况……这是张钱江在基地的日常工作。虽与传统种养工作内容一样,但他发现如今操作的“科学含量”都很高:“养兰花十天打一次药,要及时拍照记录,对比打药前后兰花的生长情况。以前种地,哪会记这么清楚。”

  顾小岳忙完一天的工作从兰花基地回到村里已是傍晚时分,一抹斜阳照进阮啸仙故居,它静静卧在池塘旁,见证着下屯的发展和变迁。

  【采写】南方+记者 黄进 郭雨欢 高维 彭琳 魏金锋

  【拍摄】南方+记者 张令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海报】刘子葵

  【统筹】彭琳 汤凯锋 张由琼 丁建庭 李细华 张哲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