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时讯视界

时讯视界

罗锡文院士:无人农场是明天的农业

时间:2024-11-05 22:06:19 出处:娱乐阅读(143)

罗锡文院士:无人农场是罗锡明天的农业_南方+_南方plus

南方农村报 惠婷婷 拍摄

“一个年轻人坐在地边吃冰淇淋,农机在田里自动作业。人农如果看的场明更仔细一点儿,会发现所有的农业农机都没有驾驶室,都是罗锡无人驾驶的,这就是文院明天的农业。”

12月12日,士无第二十二届广东种业大会暨‘百千万工程’种业交易中心启动举办,人农在当天举行的场明“2023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用一幅画向大家描述了未来农业的罗锡场景。

农业的文院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士无关键在于科技。农技服务“轻骑兵”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罗锡文指出,AG超玩会入口智慧农业的发展,将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资源利用率等。而无人农场,即是未来智慧农业实现的途径之一。广东有很多好的农业科技成果,关键是要让农民知道。农技服务“轻骑兵”的出现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

受访者供图

南方都市报 何惠文 拍摄

智慧农业大幅提高生产力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智慧农业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成为当前农业科技领域中研究的热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什么是智慧农业?罗锡文介绍,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而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智慧农业的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以水田耕整为例,在过去,一个人一头牛,一天只能犁两亩地,而现在,一台无人驾驶旋耕机,一个小时能耕20亩地。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插一亩地,而一台无人驾驶插秧机,一个小时能插5亩地。随着中国首台无人驾驶的插秧机问世,自动化插秧也成为可能。

据悉,我国野生稻有1.2万年的种植历史,栽培稻有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最开始也是以水稻直播为主。根据对比,人工撒播一人一天最多只能播6亩水田或10亩旱田,而借助无人驾驶的机械,一小时就能完成一人一天的播种量,甚至效率更高。

尤其是在种植管理和水稻病虫害防治上,智慧农业的作用更加凸显。以往一人一天只能喷施3亩农药,而无人机1小时就能完成200亩稻田作业。

“从耕、种、管、收多方的对比表明,智慧农业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同时,智慧农业还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罗锡文说,“采用基于北斗的精准导航技术,农机直线行驶中,横向误差小于2.5厘米,这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0.5-1.0%。”

“不止于此,智慧农业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现场,罗锡文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以农田精准平整技术为例,采用农田精准平整技术后,能节水20-30%,能节肥5-10%,能增产5-10%,比传统平地方法提高效率30%。

南方都市报 何惠文 拍摄

无人农场让种植更轻松

智慧农业如何落地,罗锡文认为,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生产方式,也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途径之一。

什么是无人农场?罗锡文解释道:无人农场有五个功能,第一,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第二,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第三,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第四,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第五,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

无人农场需要三大技术支持,首先就是生物技术。罗锡文介绍,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适合机械化作业,生物技术主要为无人农场生产提供了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栽培模式。而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分别为无人农场智能作业和远程运维管理提供支持。

数字化感知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以植物生产为例,数字化感知的内容包括土壤信息与耕作阻力、养分、水分,作物的长势信息和作物病虫草害的信息。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数字化感知技术,可以快速的分析出土壤的养分情况。借助微小型无人机水稻氮素遥感信息获取与施肥管理技术,2019年罗定水稻示范结果显示,150亩连片示范,早稻平均减少氮肥施用量28%,晚稻平均减少氮肥施用量22.5%。

罗锡文介绍,根据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技术,这就需要智能化决策来支撑,比如更具地形地貌、田块大小和灌溉条件等,智能决策土地整治方案;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种植习惯,智能决策种植方案等。

2020年,华南农业大学创建了首个水稻无人农场。从最开始的整地,到最后的收获,已经实现了全程智慧化、无人化。

无人驾驶的旋耕机,完成了最初的整地工作,监测的数据显示,14亩地,38分钟完成整地作业,误差不超过2.5厘米。罗锡文说,“和人工相比,又快又好。而且,在最后一行的时候,它知道今天的任务完成了,自动沿着我们给它设定的路线,开回到机库里。”

据介绍,无人农场的高效种植不只是体现在节本增效上,对提升产量也有很大的帮助。经测算,2023年益阳千山镇再生稻无人农场头季亩产高达830.7公斤,第二季亩产411公斤,两季合计1241.7公斤。证明无人农场的种植模式并不比其它模式差。

同时,罗锡文还提醒,推广无人农场应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如地块较大、机耕道和灌排设施较好,卫星信号和网络信号好等。

【记者】任亚航

【来源】南方农村报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