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疗援疆纪实:第1000名喀什乡亲踏上“粤新光明之路”
时间:2024-12-22 13:29:34 出处:时尚阅读(143)
11月29日,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人民医院眼科11号病床,医疗援疆粤新吾斯音·沙克等待着揭开眼包。纪实AG超玩会入口眼包拆下那一刻,第名吾斯音·沙克逐渐看清楚久违的乡亲彩色世界。“我用左眼看到了,踏上这是广东光明红色和白色。”他指着病床旁的医疗援疆粤新玫瑰花束说。
吾斯音·沙克左眼的眼包揭下了,术后视力为0.8。他是“粤新光明行动”启动以来接受免费白内障手术的第1000例病患。
吾斯音·沙克,这位61岁的维吾尔族老汉,左眼患白内障4年,视力仅0.02,看东西只能靠右眼。他是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力承担治疗费用颇为吃力。“粤新光明行”落地,为吾斯音·沙克带来免费的白内障治疗手术。睁眼看世界,不再遥不可及。
因海拔高、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新疆喀什地区是白内障、青光眼等致盲眼病的高发区域。“粤新光明行”是今年7月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赴新疆喀什考察对接对口援疆工作时作出的重要部署。每年为受援地1000名符合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这是“粤新光明行”立下的“军令状”。吾斯音·沙克恰好是AG超玩会入口接受手术的第1000例。
一名又一名援疆医务工作者进村筛查,一场接一场的义诊科普活动落地,一台接一台手术免费开展……守望“看得见”的幸福,是新一轮广东医疗援疆的“重头戏”。这场迈向光明的粤新爱心接力,在岁末来临之际写下阶段性的圆满句点。
“因为看不清,我连人带车跌进河里”
吾斯音·沙克的家在疏附县萨伊巴格乡8村,家里分得的农地仅0.1亩,靠着养牛羊、卖牲口维持生计。除已成家分户的子女,他和老伴、大儿子同住,是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条件不宽裕。
2019年,吾斯音·沙克感到右眼视力下降。在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后,确诊白内障,并在该院进行“右眼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除报销部分,他自费了5200元。这对于彼时年收入不足2万元的三口之家,负担沉重。
病房里,吾斯音·沙克等待着手术。
“家里养了25头羊,4头牛,都是留着给儿子盖新房、娶媳妇用的。”吾斯音·沙克回忆,当时没办法,只能卖掉一头小牛换钱治病。术后,右眼视力由0.8矫正至1.0。
在吾斯音·沙克庆幸右眼恢复视力时,命运又跟他开了玩笑。2020年,他感到左眼视力下降,视野越来越朦胧。但因此前治病已花了家里一部分积蓄,“想留着钱给儿子建房结婚”。
暂缓治疗带来伤痛的代价。2021年12月,正值冬天,吾斯音·沙克如同往常一样骑着电动三轮车,到乡镇上买喂牲口的饲料。经过河边时,一辆摩托车迎面而来,他想闪躲避让。可因视力差看不清方向,连人带车摔进河里。河水深约2米,所幸水流不急,他强撑着爬到岸上,由儿子抬回家。“肋骨断了,在医院住了13天。”此后,他休养了3个多月。
喀什地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常年务农的村民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对白内障认知不足、讳疾忌医等因素,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
73岁的库尔班·玉苏甫是疏附县伊巴格乡喀拉克扎村的农民,将和吾斯音·沙克安排在同一天进行免费的白内障手术。据疏附县人民医院提供的病历,6年前他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无明显眼疼、怕光等症状,目前左眼视力0.04,右眼视力0.06。“眼睛有时会流出分泌物,只能看到10米以内的东西。家人从远处走过来,我也没认清脸。”库尔班·玉苏甫补充。
旁人劝说库尔班·玉苏甫接受诊疗,但他忙着干农活,忽略了及时接受治疗。事实上,除了农忙,他深层次的忧虑是进行手术后,眼睛依然看不见,还浪费钱。因此,他只用眼药水试图舒缓双眼。
手术室里的拥抱
“粤新光明行”是边疆农村地区白内障患者的福音。
8月,由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筹的“粤新光明行动”正式启动,重点为喀什地区白内障患者提供医疗救治,培训当地眼科医疗人才,进一步提升新疆地区致盲眼病“筛、治、防”融合能力。
从被筛查出左眼患白内障,到入院完成手术,吾斯音·沙克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9月,他在村医指引下参加“粤新光明行”义诊活动。到诊的医生发现他患有白内障且适合手术,便登记下来,待广东眼科专家到喀什做手术。“我认识患有白内障的村民,就是被广东援疆医生治好的!”听到有机会接受广东医生治疗,吾斯音·沙克燃起了信心。
11月26日,吾斯音·沙克被安排入住疏附县人民医院;手术排期在11月28日。安排为他开刀的医师,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
28日16:40,CZ6886航班在喀什徕宁机场降落。一下飞机,林浩添和来自广东的眼科医务人员赶往疏附县人民医院,为吾斯音·沙克做手术。
18:00,林浩添和其他几名医务人员抵达医院2号楼8楼4号手术室。穿好手术服后,吾斯音·沙克躺在手术台,迎接手术到来。清洁消毒、局部麻醉、做角膜切口、取出浑浊晶体、缝合切口......
手术室内,“粤新光明行动”第1000例手术正在开展。
约莫20分钟,沉寂片刻的手术室响起掌声,第1000台手术顺利完成了,粤新两地的医务工作者为之振奋!走下手术台,吾斯音·沙克在护士搀扶下缓缓走向林浩添,二人紧紧相拥。“非常感谢你们!”刚做完手术,吾斯音·沙克左眼贴着眼包,声音有些微弱,但掩抑不住激动和欣喜。
当天,来自广东中山眼科中心和省人民医院的17位医护人员,为疏附县的20多例白内障患者开展了手术,均圆满成功。
29日,吾斯音·沙克拆下眼包后,林浩添为他做视力检查。“术后情况很好,切口很‘漂亮’,左眼视力0.8,不要过度用眼。”林浩添叮嘱。
走下手术台,吾斯音·沙克和林浩添拥抱。
广东力量守望“看得见”的幸福。“粤新光明行动”于8月启动,不到半年即完成1000例免费复明手术的年度任务目标。中山眼科中心是牵头该项目的骨干力量,会同省内各层级的眼科医疗力量执行实施。“全省形成合力,高效为白内障患者完成免费复明手术的任务。在此基础上,从义诊筛查、健康科普等方面布局,让这项工作更立体化。”林浩添补充。
手术带教实现“造血式”帮扶
吾斯音·沙克的手术在疏附县人民医院由广东眼科专家完成。让县级医院具备白内障的诊治能力,是“粤新光明行动”的目标。根据规划,该项目除提供白内障义诊筛查、免费治疗、健康科普等环节,更重要的发力点在于提升本地基层医护人员眼病筛查能力、眼科治疗能力和各族群众的疾病预防能力。
白内障是眼科领域的常见病,一台手术进行时间普遍在10-20分钟。但目前当地但缺少“上道”的专业医生。
当地群众为广东医生献上锦旗。
疏附县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张立民告诉记者,目前该县总人口约28万人,白内障患者约2000人,年龄段集中在50-60岁,以5%-8%的速度逐渐递增。该院眼科成立于2020年,此前在广东医疗援疆资金支持下,已经购置了白内障的治疗设备。
“现在最缺医生,目前眼科仅有5名医生,不具备独立开展白内障手术的能力。有设备,但治疗能力不足,一旦病患需要做手术,只能安排转诊。”张立民坦言。
“光让广东医生给喀什病患做手术还不够,关键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中山眼科中心防盲治盲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医师黄文勇称,“粤新光明行动”除了为病患提供诊疗,重点还在带教受援地的医生,从而提高县级医院的白内障诊疗水平。
“粤新光明行动”启动后,黄文勇数次到疏附县、塔什库尔干县等地提供手术。除了医生,他还是一名带教“老兵”,曾在粤东西北和新疆的基层医院带教眼科“新手”,他坚信受援地医生用心学,治疗技术会不断精进。“50台、100台(带教手术)的积累,当地医生的治疗技术会慢慢提升。”
疏附县吾库萨克镇琼巴格村,广东援疆医生开展送医下乡活动。
“请不要忘记我”
11月29日,一场由广东援疆医生开展的送医下乡活动在疏附县吾库萨克镇琼巴格村开展。提前收到消息的近百名村民,围坐在义诊摊位前。
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余洪华为村民义诊。
一名维吾尔族妇女带着三个都戴着眼镜的小孩前来义诊。“三个小孩都有不同程度的远视、弱视,记得及时到医院检查。”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余洪华说,义诊科普能提高当地群众的保健意识,让白内障等致盲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琼巴格村住着8岁的女孩阿依夏木古丽·麦麦提依明(下称“阿依夏”)。在广东援疆干部、援疆医生帮助下,患病毒性角膜炎的阿依夏跨越5000公里到广州就医、登上广州塔的故事,已成为村里的“美谈”。
广东的医务工作者为当地村民检查视力。
时针拨回2019年。4岁的阿依夏初步诊断为双眼膜营养不良,双眼角膜变形,医生建议到大城市医院做手术。但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阿依夏的治疗只能无期限搁置。4年来,她的视力越来越差,2米外的事物基本看不见,画画写字只能趴着看。
转机出现在今年7月。第十批广州援疆工作队队员下乡调研时通过村干部了解到阿依夏的情况后随即介入,带孩子到上一级医院做详细检查,并积极对接医疗资源。
9月,阿依夏在广东援疆医生陪同下,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顺利接受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复查结果显示出满意的效果,左眼视力已从术前的0.05,恢复到0.4。如今的阿依夏,保持着那股天真灵动的劲儿。
当天下午,阿依夏见到了两个月前为她做手术的医生——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教授梁凌毅。一见面,阿依夏兴冲冲地牵住梁凌毅的手。好动活泼的她见到家访的援疆医生和援疆干部并不露怯,领着他们往自家院子。客人多了,小院里热闹了起来,喀什冬日午后的阳光打在身上暖洋洋的。“和之前相比长高了!”梁凌毅对阿依夏健康成长感到欣慰。
梁凌毅和林浩添等广东医生,到阿依夏家里作客。
之后,阿依夏在妈妈和医生们陪伴下,在疏附县人民医院接受复诊。“情况很乐观,可以正常用眼。”梁凌毅说。梁凌毅离开医院时,阿依夏走上前,轻轻拉住她的衣角说,“请不要忘记我”。
一个个交流交往交融的故事,定格在“粤新光明之路”上。
没有一个黑夜不可逾越,没有一个黎明不会到来。入院治疗这段时间,吾斯音·沙克惦念着种好地里的核桃树和蔬菜,养好圈里的牛羊。他计划攒够10万元给儿子成家,目前已经攒了四五万元。视力恢复后,他想攒更多钱,让生活更充裕一些。
【记者】袁瀚
【设计】莫淑霞
【通讯员】广东援疆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