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一式传承“武侠梦”!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兴宁李家教拳的“武林传奇”来看看→
时间:2024-12-22 10:17:15 出处:娱乐阅读(143)
(赖运香摄)
“虎颈碑身龙形腰,武侠梦沉肩落臂挂中桥。招式坐跨沉雄丁八马,传承传奇AG超玩会阴阳吞吐自主张……”5月27日,省级记者驱车来到兴宁李家教拳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旺平开设的非遗武馆,掷地有声的代表要领歌诀、大小不一的性项木人桩、各式各样的目兴武术道具……游走在这个武林世界里,每一件物品似乎都与罗旺平所热爱的宁李李家教拳息息相关,它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家教魅力?
作为粤赣闽陆路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兴宁素有“无兴不成市”之说和“小南京”之誉,武林流传着各式各样的武侠梦民间传统武术,李家教拳就是招式民间传统武术的一朵“奇葩”。2022年,传承传奇兴宁李家教拳被列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省级
罗旺平现场展示兴宁李家教拳。(赖运香摄)
流传百年美名扬
据文献记载,李家教于清乾隆年间开始形成,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AG超玩会历史,为五华县水寨镇李铁牛所创。清乾隆年间,李铁牛跟随经商的父亲到福建一带,后在莆田少林寺苦习多年学得拳技,又与客家祖传武术参合融会,自成一派,称为李家教拳。
“兴宁李家教由李铁牛直传。著名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开拓者罗香林,在1933年编著的《客家研究导论》中就有对李家教拳的详细记载。”罗旺平一边翻开珍藏的书籍一边说道。
2013年李家教拳研究会成立。(兴宁市文化馆提供)
《客家研究导论》中对李家教拳的记载。(赖运香摄)
沿着指引的方向,一行行历史的文字记忆浮现在记者眼前:“客人武术,派别极多,各称为教,如吴家教、刁家教、朱家教、李家教……等等便是。”“三教中(指李家教、钟家教、朱家教)。以李家教为最精绝,其著名拳术,有催步插手等谱……此外如吊马插箭等法,亦极有名。”“李氏门徒最盛,著名的如五华徐阿妹,兴宁黎绕四,罗被婆等。”……
《兴宁文史》中对李家教拳的记载。(赖运香摄)
“在长期的实践中,李家教拳遵循客家武术伦理观念和价值尺度,摸索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拳谱套路,包括以礼为先、以守为主、守中有攻、后发制人的攻防技击理念和方法,从而奠定了李家教拳的武术地位。”罗旺平介绍,李家教拳除在兴宁境内流传外,还流传至梅州市各县区以及潮汕地区一带,辐射范围涵盖香港、澳门、台湾,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客籍和潮籍华侨华人聚居地。
屹立武林技艺精
作为梅州地区汉族拳种之一,李家教拳属南拳的一种,以其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的运动套路,屹立于武术之林。
“它不图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而立足于实用,包括套路演练、套路对练、排练功三个方面。”罗旺平告诉记者,李家教拳套路结构严谨,动作紧凑饱满,进攻技击性强,每个套路一般都遵循一定的起收式。“其中,以手法命名的有‘接手’‘驰步’‘双单力’‘鹅拳’‘鹅掌’‘三步箭’等几个套路;‘催步’‘接手’是以两种拳术而命名的套路。”在说话之余,罗旺平便在现场展示起来,一招一式游刃有余。
李家教拳穿阳对练。(兴宁市文化馆提供)
地有支,马有头,桥有节,眼有神,力要圆,势要方,胸要空,腹要实,手随心,劲随意,肩随胯,身随马……“这些年通过与各地武术界人士加强沟通联系,吸收外界先进经验,李家教拳技艺水平不断提高,做到了灵活多变、善攻能守、以攻代守、攻守均衡、进退有力,并编写出了催步拳、接手拳等各种套路拳谱和三十六字口诀文字资料,使之更加系统化。”谈及此事,罗旺平满脸欣慰与自豪。
“李家教拳真实体现了古代客家人的生存状态、生活诉求和精神追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客家生活气息。通过观赏和参与这些武术技艺,既可以给人以精神的愉悦,也能够强身健体,营造良好的体育竞技氛围,起到沟通、联络、联谊的作用,增进思乡之情,更好地凝聚海内外乡亲,让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得以继承发扬。”兴宁市文化馆馆长陈小利说。
代代传承焕新生
“我的心中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武侠梦。”谈起当年自己走上习武之路的原因,罗旺平坦言,他从青少年起就喜爱中华武术。1985年,刚刚读完初中的罗旺平拜忠义武馆馆长秦文忠为师,经师父悉心倾授和自己勤学苦练,深得李家教真传。在学武期间,他还协助师父教导师兄弟,后被指定为第七代李家教拳传承人,并授予代传拳谱。
梅州李家教传承谱。(赖运香摄)
1984年秦文忠在兴宁宁新横新村秦屋开馆,担任忠义武馆馆长;2013年1月1日罗旺平在宁新大岭街开馆授徒,后迁至宁新文星村,影响力不断扩大;其徒弟叶挺于2015年分别在黄陂镇和兴宁城区明珠文化广场设馆招徒……近年来,兴宁涌现出一代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卢火秀、李金先、秦福林、秦玉灵、秦文忠、罗旺平等,不少人在自己所在区域、村屋设馆招徒,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传承发扬和创新推广李家教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记者了解到,经过一批批习武传承人多年的努力,李家教拳技艺不断精通,在各类比赛中交出了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并经省有关部门评定,李家教拳为客家传统拳术之一。同时,中国武林网亦设有李家教网站,相关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获得广大习武者的好评。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生态的变化,李家教拳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如何在新时期突破传承和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做好相关资料的挖掘、收集、整理、完善工作,建立系统档案。同时开展传播活动,尤其注重加强青少年的培训,共同推动这一传统民间武术焕发出新的活力。”陈小利介绍。
梅州日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黄振韬
上一篇: 冬季交通事故易发 出行请注意安全